PRODUCTS
如今,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各地正积极应用新科技,强化管理和服务,实现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更多”变得“更好”。
“健身房离家太远”“不会使用器械”……这些让不少健身爱好者头疼的问题在浙江省嘉兴市百姓健身房得到解决。社区健身房以“互联网+体育服务”模式运行,居民在小程序注册成为会员后,可以“刷脸”进入运动场所,还可以通过小程序观看健身教学视频、预约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运动社群等。政府补贴,市场运营,体验更好,趣味性更强,这样的智慧百姓健身房在浙江各地越来越多。
在各方努力下,群众“去哪儿健身”有了更多答案。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应用新科技,强化管理和服务。
在广东省深圳市笔架山体育公园南区,室外智能健身房人气颇高,人们在智能化专业器材上挥洒汗水。这些器材采用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免费向市民开放。用手机扫描器械上的二维码可以进行体质测试,建立个人运动健康档案和专属运动计划,调动了居民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坚持锻炼几个月,体重、内脏脂肪等数据都降了,精神头也更足。”市民金大爷说。
室外智能健身房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理念和手段应用到全民健身场景中,可以针对不同身体部位和肌群进行专项训练,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健身需求。目前,深圳已经建成100多套室外智能健身房,人们不仅可以自己练,还能参与线上的“云竞技”。
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谁来管?器材老旧问题怎么解决?在江苏南京、苏州等地的全民健身点,每台户外健身器材上都贴着二维码标签。居民遇到设施故障可扫码“一键报修”,录入设施故障信息,体育部门便会根据平台生成的报修工单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置。
江苏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周文龙介绍,江苏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了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维护信息平台,目前全省9万多个室外健身设施站点、近60万件器材数据全部入库,初步形成“建设、管理、养护”闭环服务机制,有效解决了室外健身器材管护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的问题。2023年,全省室外健身设施抽检完好率为92.83%。“我们接下来将在‘数字化’方面继续发力,将更多资源整合融通,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周文龙说。
头戴智能虚拟现实眼镜,手执滑雪杖,身体随着大屏幕上的“雪道”摇摆……置身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智慧健康驿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感受滑雪的乐趣。这个学期,北京大学首次开设“数字体育”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我们配备了智能滑雪机、智能单车、智能划船机、智能拳击台等设备,希望结合体育科学、人工智能等,提高运动趣味性和锻炼效果。”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智慧场馆运行中心主任吴定锋表示,数字体育课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融合的创新成果,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领域落地的有益探索。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推广,线上健身方兴未艾,更多运动场景被开发出来。河南洛阳的90后小伙儿韩照帅是一名健身爱好者,几款智能手表记录下他这几年的运动轨迹。“新款运动手表能实时反馈热量消耗、血氧、心率等数据,这让健身更科学,也能帮助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韩照帅说。
智能头盔是另一个热销单品,备受骑行爱好者青睐。北京的李女士最近买了一顶智能骑行头盔,她介绍,头盔科技范十足,配备光学心率传感器,能够在骑行时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最吸引我的还是安全保障功能,除了基本的刹车警示灯,还配备无线遥控转向灯、语音导航。”李女士说,“如果摔倒了,它还能自动识别摔车状态,并把求救信号发给紧急联系人。”
作为线下赛事活动的重要补充,线上赛事活动地域、人群覆盖面更广,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健身选择。2023年全民健身线余个赛事活动,直接参赛人数2198万余人。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将力争参赛渠道更加便捷,赛事服务更加精准,推动线上与线下交融,推动群众赛事活动再上新台阶。
如今,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在推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方面,新科技同样可以大显身手。江苏省体育局依托省体科所推出《科学健身周周练》等系列短视频,让科学健身知识更贴近群众。“一开始我们想的是提供什么,现在我们更多关注群众需要什么。比如说中考前,我们就做跳绳等体育中考的内容;冬季,我们就推出冰雪专题。”江苏省体科所副所长袁龙表示。
科学健身指导需要科普,同时也需要与医疗等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我们与医院共享体质检测数据,让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也可以更好地出具个性化运动健康指导方案。”袁龙说。
游泳是全民健身的热门项目。一旦有人溺水,及时发现和救助非常重要,仅仅依靠安全员的观察还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杭州巨岩欣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防溺水人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泳池上方的高清摄像头和专门针对泳池环境的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对泳客状况实现精准跟踪、检测和识别,并对危险事件进行智能分析与自动报警。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体中心“鹏之星”游泳馆、成都市猛追湾游泳馆等场馆。
场地预约一键完成、进入场馆“刷脸”开门、智能储物柜和自助淋浴房方便快捷……作为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黄龙体育中心既能满足专业赛事要求,又在服务全民健身方面下足功夫。走进场馆控制中心,硕大的高清显示屏映入眼帘,各场馆实况、各项目用户画像、培训业务分析等一目了然。从大众健身的角度来看,场馆软硬件升级提升了运动体验;就场馆运营而言,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服务和经营管理成本。“同时,场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健身偏好和锻炼时长等信息,让培训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浙江黄龙呼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萍表示。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相继出台,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出了数字化、智慧化要求,鼓励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场馆管理和赛事服务。各地正积极应用新科技,强化管理和服务,实现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更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