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Update
在政策和需求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医疗器械细分市场有望继续扩围,以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医疗健康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巨大的养老需求亟待满足。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智慧养老事业发展。在政策和需求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医疗器械细分市场有望继续扩围,以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医疗健康需求。
依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总人口数的10%,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0%。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驱动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攀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8.8万亿元;预计今年该市场规模将达10.3万亿元。
现阶段,我国专业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专业度不高、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养老市场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现状难以在短期内通过传统模式予以解决。在此情况下,“智慧养老”成为政府文件中的高频词汇。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概念的提出,旨在提倡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替代传统要素,驱动养老产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医疗器械市场,智慧养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在政策支持、需求增长、技术进步的环境下,上述两个细分赛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分为消费级和医用级两类。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针对普通人群,具有运动监测、肌肉放松等功能;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特定疾病患者人群,该类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智能血脂检测仪、智能可穿戴心脏除颤器等。
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帮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及时预防或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实现自常健康监控及管理。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慢性病患病人数的增加,为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众成医械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6亿元。
除了受刚性市场需求的驱动,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也得到了政策支持。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把监护与生命支持设备、保健康复装备等七个领域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在“监护与生命支持设备”部分中提出,攻关基于新型传感器、新材料、微型流体、新型专用医疗芯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医疗级可穿戴监护装备。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等15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同样提出,支持研发老年人医疗辅助、家庭照护、安防监控、残障辅助、情感陪护、康复辅具等智能产品和可穿戴设备。
相较于传统医疗设备,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不仅在使用形式上实现了创新,使产品更具便携性、交互性,更重要的是,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还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管理患者、优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它的普及将推动现有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现阶段,完善数据监测和信息传递服务,并打造医患场景化沟通平台,是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在临床实现广泛应用的关键。
康复机器人主要分为辅助替代型和训练治疗型两大类型。辅助替代型康复机器人主要面向老年群体和残疾群体,该类产品主要包括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训练治疗型康复机器人则主要用于术后康复领域。其中,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逐渐成为国内相关企业研发创新的热门领域,其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在康复机器人品类中居于前列。
目前,国内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市场主要参与企业有大艾机器人、迈步机器人、程天科技、傅利叶智能等。医械数据云统计显示,我国多家头部康复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已获批上市,其中大艾机器人、迈步机器人、程天科技、傅利叶智能等均已获得不止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注册证。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傅利叶智能、程天科技、迈步机器人相继宣布获得融资。其中,傅利叶智能完成4亿元D轮融资,创下截至目前国内康复机器人领域单轮融资额最高纪录。随着资本、技术的持续积累,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上外骨骼机器人价格昂贵,售价在15万~100万元不等,其应用市场仍主要面向医疗机构,消费级产品还未出现。康复机器人产品市场刚需主要来自患者治疗需求和康复医师劳动力替代需求两方面。为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群体,以及更好解决康复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康复机器人产品的发展或将倾向于家用化、轻量化、小型化。